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(二十七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
    “这位公子,您讲的佛学太深了,小的只能听懂一部分,还好小的年少时还读过一几本书,要不然就什么也听不懂了,可是,的‘三论’和‘什肇之学’到底跟栖霞寺有什么关系呢?”师傅问。

    “关系大着呢,‘三论’是‘什肇之学’的主要内容,是僧朗利用栖霞寺这个平台,将‘三论’传播到江南的。原来,这‘三论’只是在北方传播,后来,僧朗有一次在钟山草堂遇到一位姓周的隐士,这隐士把‘三论’传授给僧朗,僧朗便将这‘三论’传到了江南,当时,江南盛行一个支称为‘成实宗’的教派,很少人知道有‘三论宗’,僧朗通过与‘成实宗’的大乘师论战,提高了‘三论宗’在江南佛教界的地位,此时,僧朗进入栖霞寺,拜在法度的门下,后来,僧朗继承了法度的栖霞寺法席,成了栖霞寺最有影响的大和尚。”李淑兰解释说。

    “小的有点明白了,僧朗是一位有学问的大和尚,而且他的运气很好,得到了一位隐士的真传,于是,就把继承下来的‘三论’传到南方,他有了影响了,就拜栖霞寺的大和尚为师父,后来继承栖霞寺的法席,当上和尚头领了,这栖霞寺有了僧朗这大和尚传播‘三论’,名气就更大了,成为影响四方的著名寺庙,得对吗?”师傅说。

    “你的理解一点也没有错,其实,你是很聪明的,本公子一说,你便能懂,你很有悟性,或许是有某种缘分吧!”李淑兰说。

    “能让您如此赞赏,。

    “僧朗的出名不只是因为他有学问,还因为他得到了一位笃信佛教的皇帝器重。建立梁朝政权,后来成为皇帝的萧衍,是一位特别信仰佛教的帝王,他曾亲自到同泰寺当了三天的主持和尚,潜心研究佛学,后来,萧衍想当和尚都上瘾了,他曾三次舍身出家,脱下帝袍,换上僧衣,讲《涅槃经》等经文。萧衍的三次出家,急坏了朝中大臣们,他们迫不得,只好用大量金钱,请求赎回‘皇帝菩萨’,萧衍才同意还俗。当时,萧衍得到了僧朗传播‘三论’的成功事迹,他对僧朗很是欣赏和器重,他派遣僧怀、僧诠等十人到栖霞寺,向僧朗学习‘三论’教义,后来形成了‘摄岭相承’的教派。”李淑兰说。

    “难怪僧朗那么出名,原来是被皇帝看中了,帮着皇帝教弟子了,这姓萧的皇帝挺有意思的,不想当皇帝了,反而去当和尚,难道当皇帝没有当和尚过瘾吗?僧朗大和尚运气不错,遇到了姓萧的这样的信佛的皇帝,他才会受到器重。”黄包车师傅说。

    “这不能仅仅归因于运气,其实,僧朗之所以受萧衍皇帝的器重,主要是因为他勤奋好学,他长期隐居在栖霞寺,专心钻研佛学,一直没有出来,被称为‘山中师’,僧朗一生精研‘三论’,成果卓著,他培养了很多弟子,而且很有出息,僧朗的门下弟子名气也不少,如兴皇寺的法朗,长干寺的智辩,惮众寺的慧勇,栖霞寺的慧布,被称为‘诠公四友’,他们传播‘摄岭三论’,使‘什肇之学’在江南有广泛影响,栖霞寺从僧朗开始,就成为南京城里地位特殊的寺庙,备受青睐。”李淑兰说。

    “僧朗大和尚确实了不得,皇帝器重他,他培养出的弟子多,影响大,他的众多弟子在各处寺庙传播‘三论’,自然僧朗的名气就很大了。”黄包车师傅说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那么多弟子愿意跟着他?为什么他的弟子能在各处寺庙传播他的理论呢?当然是僧朗学识渊博,能将‘三论’发扬光大,阐述了‘诸法性空’理论,弘扬了‘真俗二谛’论和‘八不中道’理论,没有理论贡献,他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名气。”李淑兰说。

    黄包车师傅对李淑兰讲的真的不懂了,他愣了一下,对李淑兰说:“您刚才说的太深奥了,呢?”

    李淑兰想:“眼前这个黄包车师傅不是一般的车夫,他与佛学很有缘,说不准以后会是对佛学很精通的人,我必须继续对他讲佛学理论,不管他是否听懂,他都会有感觉的。”

    见李淑兰在沉思着没有讲话,黄包车师傅说:“您怎么不讲了,是因为小的听不懂,您失望了吗?”

    李淑兰盯住黄包车师傅看,脸上露出了微笑,依然没有说话。(未完待续。。)u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