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——第二十四节 顽强的人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望了。

    因为栾布千里迢迢把大军开到邯郸后,也没能攻进去,除了把邯郸城围得更严实外,并没产生什么奇效。

    至此,窦婴充分理解了郦寄。借用电视剧中的一句台词:不是*无能,只因共军狡猾。

    刘遂的确挺狡猾。

    刘遂实际上很有一套。刘濞写的那篇檄文传到赵国后,刘遂当即相应,宣布起义。砍掉一些人,然后慷慨陈词讲了一番话后,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但刘遂并非什么都没干,开完誓师大会后,当即派兵把常山、河间两郡收了回来(原属赵地,后被朝廷单独设郡)。

    紧接着是大举征兵征粮。

    首先说征兵。刘遂把户籍簿翻看一遍后,在全国做了总动员,把能扛枪的男丁全部汇集一起,凑足了六七万人。还颇有创意地搞了个梯队建设,谁管冲锋,谁管守城,谁管后勤补给……安排的头头是道。

    然后是征粮。刘遂的征粮工作也做的很有效,办法很简单——抢。不过刘遂颇有一套,本着“兔子不吃窝边草”的原则,把周边郡县、诸侯的粮仓洗劫一空,并且全部拉进了邯郸城。

    准备的差不多了,按理说应该出发了,毕竟自己是在造反,窝在家里也不是个事。可刘遂偏不,接下来的工作是修城墙。本着在老家长住的决心,刘遂转行当了包工头,亲自带队,认真负责地盖起了房,把邯郸城整的又高又厚。纵然如此,还不放心,竟又在城内设城,硬生生地修了个内城。

    到现在,属下们算是整明白了。这位老兄造反,并不准备跑远,看似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。

    当一切准备停当后,郦寄来了。

    要说郦寄并没带多少人,四万而已。可在进军初期,依然把刘遂打的丢盔弃甲。

    这也好理解,毕竟郦寄子承父业,干武将已经很多年了,实战经验丰富。并且,刘遂前期的布局也很有问题。刘遂初闻汉军将至,采用了一套“御敌于国门之外”的方式,把赵军分散布局,胡椒面一样均匀撒开。如此一来,在各个分布点上却处于弱势。更重要的是,郦寄毕竟带来的是正规军。而刘遂则事起仓促,召的很多人都是初次扛枪,战斗力自然要打些折扣。

    眼看郦寄越来越近,刘遂连忙派人去匈奴求援。军臣单于答应的挺干脆,可就是迟迟不发兵。

    刘遂急了。他终于弄明白了一句话——“靠别人不如靠自己”。不得已,他下令各处守军向邯郸聚拢,决定握紧拳头和郦寄干上一架。

    刘遂的这个套路,的确让郦寄遇到了麻烦。在邯郸城外,刘遂守了一阵,让汉军无可奈何;后来又冲了一阵,可他也拿郦寄毫无办法。

    就这样,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。

    就在双方打打停停,不可开交之时,栾布终于到了。有了栾布这股生力军,汉军实力翻翻,士气大震,结结实实把刘遂围了起来,轮番敲打。

    这一交手,大家才发现,刘遂的确有先见之明,前期抢粮食、修城墙工作还真没有白干。任郦、栾二人如何折腾,硬是奈何不了刘遂。

    郦、栾现在充分体会到了刘卬曾有过的心境。不过他俩更过分,一口气把篝火晚会开了十个多月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刘遂孤守一城,能硬生生闹这么长时间,真不得不让人佩服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刘遂还并非是饿死的,而是淹死的。因为郦、栾二人也觉得很丢人,连吴楚联军都被灭的一干二净了,他俩还在刨城墙。再这样弄下去,就成笑柄了。

    不得已,两个老头改行成了包工头,不惜财力物力,硬是挖了条人工河,把黄河水引到了邯郸城外。直到水漫邯郸,刘遂才宣告结束。

    当然,这已是吴楚联军被灭掉六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。(未完待续)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